上海地名源流考
 来源:文化交流网  阅读:83222次 更新时间:2023-05-24

  作者:彭雪开

  2023-05-24 

上海别称沪渎、沪海、沪江、沪上、淞滨、淞南、淞沪、黄浦、歇浦、春江、申江、春申、海上、云间等,简称为沪、申、海。作为军邑、政区、商业地名,历有华亭、上海务、上海镇、上海县、上海市之称,境内地名历史文化深厚,皆可考释。

搜狗截图20年06月23日1022_4.jpg

【编者按】地名,是分布在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集聚了丰富的人类智慧,蕴藏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人文信息,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识别、命名和用于交往的文化。地名,在国家治理、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国防建设和国际交往等方面广泛发挥着深刻作用,是重要的国家历史与民族文化遗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为了挖掘公共文化内含的社会价值,中国地名学会联合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播平台中国文化交流网策划推出【地名中国 · 郡县地名源流考释】专题系列,邀请我国高校、研究机构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地名文化议题展开研讨,刊发相关评论文章,解读地名传承的精神价值与时代内涵,发挥学会社会服务、舆论引导功能和传播平台的作用。传承民族文化,服务未来中华。

作者简介:

彭雪开(1953—),男,湖南攸县人,中国地名学会常务理事、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专家、湖南工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郡县地名。


摘要:上海境域,距今6000多年前,今上海青浦、松江区就有人类居住。上海部分境域成陆后,有古越部落聚落地名;唐初成陆后,散布不少村落。作为地域、军政、政区地名各有所称。境内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其地名历史文化,皆可考释。

上海境域,考古发现确证:距今7000-3000年,部分地域已成陆;距今6000多年前,今上海的青浦、金山一带,就有人类居住。上海县(今闵行区)西南部马桥文化遗址,出土属良渚文化型的石器、陶器(片),也出现“二里头文化”遗存,表明4000多年前有聚落遗址,上海先民在此劳动生息。[1]

上海别称沪渎、沪海、沪江、沪上、淞滨、淞南、淞沪、黄浦、歇浦、春江、申江、春申、海上、云间等,简称为沪、申、海。作为军邑、政区、商业地名,历有华亭、上海务、上海镇、上海县、上海市之称,境内地名历史文化深厚,皆可考释。

上海通志馆2019年发文称: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年前设征收酒税机构——上海务,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设上海镇,元圣元二十八年(1291年)置上海县。[2]上海老城厢,自建上海县以来,历宋、元、明、清、民国初五个历史朝代达635年之久。旧上海县城一直是上海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3]今多得上海学者认同。

上海境域,在古代时期,以今吴淞江为界,自西向东有5条贝壳沙带与沙带;吴淞江以南自西向东有4条贝壳沙带,考古学上皆称之为“冈身”。上海地区考古发现的马家浜文化(距今约7000-6000年)、崧泽文化(距今约6000-5300年)、广富林文化等遗址(距今4300-4000年,源于今河南商丘市玉油坊文化),皆分布在“冈身”以西地区。今寺前、金山坟、刘夏、凌家角等地,考古发现散布一些村落。这表明冈身以东地区,距今4000年左右尚不适合人类居住。[4]距今约1700年约东晋初年,上海境内已绝大部分成陆;1300年前原上海县境已全部成陆。[1]2这为唐天宝十年(751),设置华亭县,奠定了某个地理单元自然物质基础。

中国长江下游,以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和青铜时代遗存为主的遗址,其印纹陶分为早晚两期,早期遗存年代约为商代,晚期属春秋战国时代。[5]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距今4300-4000年)出土的青铜尊,是中原文化南迁的确证。夏、商时代至西周时期,这一带应是古越部落最早族居之地。春秋为吴地;春秋战国之交,吴、越于此争战,互属其地;吴胜越后属吴;越灭吴后属越;楚灭越后为楚势力范围。

战国中期之后,今上海吴淞江南向西部,应有大量的村落散布,这些村落应有古越语地名,亦或多有古越语华夏语音译地名,这在《越绝书•吴地传》中有这方面的记载。[6]

《吴地记》载:周敬王十年(前510年)即吴王阖闾五年,吴“伐越败之”,吴置长水县;华亭应置为乡。楚考烈王元年(前262年),黄歇为楚相,封为春申君;后十五年(前248年),春申君请封吴地江东郡(学术界有疑义),华亭乡域属之。越灭吴后(前472年),华亭乡又为越所辖。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灭楚置会稽郡,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辖吴、越旧地;同时,又置长水等27县。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南巡,改长水县为由拳县,县辖华亭乡。我在《嘉兴地名源流考》及《绍兴地名源流考》中有所涉及。

华亭得名于春秋末,当有可能。

其一,华亭地名,源于《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一月,陆逊因军功,被孙权封为华亭侯。[7]由此可见,华亭之名早已存在。宋末《云间志》:“(华亭)县之得名,《通典》《寰宇记》云:地有华亭谷,因以为名。”华亭之名源于华亭谷。吴、越争霸时(前510-前472年),华亭极可能为越国一大聚落,谓之华亭。后为吴国所夺,可能将华亭设置为军事哨所。明正德《松江府志》载:吴王寿梦(吴王夫差的曾祖父),曾在松江之南筑华亭(今上海松江区西部),为游猎停宿之所,这应有所据。

华,字出甲骨文中,作祭名。至金文古鉥时,字形如花朵开放。高鸿缙《中国字例》:“按字原象形,甲文用为祭名。秦人或加艸为意符,遂有華字。及后華借用華意。”古文花、華互通,有20多种释义,其本义为花朵。《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吕氏春秋•仲春》:“始雨水,桃李華,苍庚鸣。”皆释为此义。

亭,字出古陶。春秋战国时,为设在边塞观察敌情的岗亭。《韩非子•内储说上》皆有载。《史记•匈奴传》张守节[正义]引顧胤云:“亭,候望所居也。”亦指秦、汉时基层行政单位。《汉书•百官公卿表》:“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后汉书•百官志五》:“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皆释为此义。两汉以后引申为路旁行人停留食宿的处所。华亭,春秋初时可释为鲜花丛谷中有华丽的亭子之意,为聚落地名。战国中未之交,黄歇“封于吴,行相事”,[8]以其子代封后,极有可能于此筑军事城堡,并置乡,以察臣服于楚的“江南海上”越国旧部君长之态势。

其二,秦置长水县,华亭乡属之。我在《嘉兴地名源流考》中,曾有考述。我认为:一是秦长水(由拳)县设置后,境域当约今浙江嘉兴市,上海市松江、青浦,金山区及江苏的吴江等县、市、区,而古华亭地域,刚好是由秦汉三国两晋时的主体部分。此期间华亭设为乡,成为必然。二是《春秋左传》《史记•吴太伯世家》《汉书•地理志》《越绝书•吴地传》,皆言春秋战国吴、越争霸,战于槜李。杜预注《左传》曰:“吴郡嘉兴县南有槜李城。”唐代《元和郡县图志》也认为:槜李故城在嘉兴县南37里。[9]沈亭《槜李之战》经多方考证:“槜李之战”其地望在今嘉兴桐、海宁两市交界处。三是吴、越第一次槜李之战时,越国于今桐乡市高桥乡一带,设置语儿乡;二次“槜李之战”时,又在今桐乡市高桥镇越丰村,设置硖石乡(秦置长水县时,治硖石),之后又在由拳县境主体部分设置华亭乡。而越胜吴后筑槜李城,其时是否置槜李县,当考。但为越国军事重邑,可从。

其三,《后汉书•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陆康(126-195年),字季宁,东汉末吴郡吴县人(今江苏苏州人),年轻时曾任过高成县令,后因功升为武陵太守,又转任桂阳、乐安二郡,后任庐江太守。[10]据《陆氏世谱》载:陆康因反对袁术称帝与之开战。城陷后,避地华亭。陆道瞻《吴地志》:“海盐县东北二百里有长谷,昔陆逊(注:陆康从孙),陆凯居此。谷东二十里有昆山,父祖葬焉。”《太平寰宇记》引《吴地志》云:长谷“谷名华亭”。敦煌《修文殿御览》残卷中,有引自卢綝(东晋初与陆机同时代)《晋八王故事》云:“华亭,由拳县郊外野(注:疑为别墅)也,有清泉茂林。吴平后,机兄弟素游于此,十年有余。”

华亭,作为地域地名,与战国中末之交楚相黄歇请封江东郡开发吴地有关;其地望当在今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一带。这与《晋书•陆机传》:“陆机,字土衡,吴郡人也。”有切合之处。晋太安二年(303年),陆机任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率军讨伐长沙王司马乂,大败后遭谗遇害,被夷三族。临死时叹曰:“华亭鹤唳,岂可闻乎!”时年43岁。[10]980

两汉时上海部分境域,分属由拳、海盐、娄三县,其主体境域当属由拳县。东汉永建四年(129年),析会稽郡置吴郡。东汉建安二年(197年),孙策据有吴郡全境。东汉黄武元年(222年),孙权建立吴国。吴黄龙三年(231年),由拳改为禾兴县。吴赤乌五年(242年),改禾兴为嘉兴县。之后,政区频调,归属随更,今上海境域绝大部分成陆,多属嘉兴县东境。[1]86-87

三国初,东吴大将陆逊封为华亭侯,当为乡侯。

其一,封爵制度,源于先秦。《礼记•王制篇》:“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秦自商鞅变法后推行“二十二爵”制度。一般百姓可通过军功获得相应爵位。汉袭秦制,仅增添了“王爵”。东汉将最高等级的列侯细分为:县侯、都乡候、乡侯、亭侯。享一县之食邑为县侯,享一乡之食邑为乡侯(食邑约500-600户),享一亭食邑为亭侯(注:汉代之乡略当于今一乡镇之域;亭,谓之十里地域,略当于今一大行政村)。

其二,东汉乡侯始行于东汉初期。《后汉书•百官志五》:“列侯……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如《后汉书•孝明八王列传》:“元初五年,封道递(即彭城王恭子)三人为乡侯,恭孙顺为东安亭侯。”[10]1128当为东汉首封乡、亭侯。今有学者据《后汉书》及钱大昕《甘二史考异•侯国考》及严耕望等学者的考证:可以确定爵位称的636位列侯中,乡侯有120位、亭侯有180位。东汉末三国初,如三国蜀建兴元年(222年),刘禅继位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今四川汉中市武乡镇)。再如东汉董卓掌权时,强召著名学者蔡邕(133-192年)为祭酒,三日之内又历任侍御史、尚书、中郎将等职,封高阳乡侯。

其三,陆逊所封华亭侯,当为乡侯无疑。《三国志卷五十八》载: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代蒙主持军事。孙权即拜36岁的陆逊为偏将军、右部督。孙权命吕蒙与陆逊为前部,吕蒙克公安、南郡。陆逊则长驱直入攻下宜都,被孙权任命为宜都太守,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8]994自秦置由拳县(由长水县改称),设有硖囗、语儿(意为蚕宝宝)、华亭三乡(亦云:两汉时华亭乡梅林,原为海盐县治),延至三国初。其时华亭仍为乡城。陆逊封华亭侯,当为乡侯无疑。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一月,陆逊又率军攻下蜀之房陵、南乡后,“前后斩获招纳,凡数万计。权以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陆逊此次战役中功劳更大,故曰“进封娄侯”,当是娄县侯。秦初置会稽郡时,辖有由拳、盐海,娄县(今江苏昆山市东北)等27县。由此佐证,陆逊“进封娄侯”,应是县侯。

黄武元年(222年),孙权命逊为大都督,督军五万拒刘备于西陵,“破其四十余营”,刘备军队尽败,刘备“仅得入白帝城。”孙权“加拜逊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即改封江陵侯。”[8]995同为县侯,但江陵为大县,食户应比娄县多,故曰“改封”。荆州远离东吴,其时陆逊军政大权在握,政治地位应高于娄县侯国。

秦初置长水县(不久改为由拳县)华亭乡后,延至隋唐之交,莫不如此。隋开皇九年(589年),海盐县省入盐官县,昆山县省入吴县,嘉兴县废入杭州。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海盐县,武德七年复嘉兴县,以海盐入嘉兴。景云二年(711年)复海盐县。

唐天宝五年(746年),置青龙镇,传为孙权于此造青龙舰而得名,为朝廷重要军政驻防地。上海为军政合一政区,始于此时,与两宋时之“镇”,不可同语。我在《青浦地名源流考》一文中有详考。此不赘述。

唐天宝十年(751),分嘉兴东境,昆山南境,海盐北境,置华亭县,县治赵店(今松江古城附近),以华亭乡为县名。今上海市始置县级政区,并以松江为界,北属苏州,南属秀州。

宋淳化二年(991年),因水陆交通便捷,商业聚兴,又有集镇,宋朝在华亭县域于松江(今吴淞江)南岸旧清浦(今上海青浦区旧清浦,今属白鸩街道办事处)置青龙镇。此“镇”为市、镇之意。出土文物证实:其时,青龙镇已成为今上海的对外贸易港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

隋大业年间(605-617年),今宝山区域之西沿黄浦江两岸,延至浦东新区之东杨桥、康桥、沈庄、下沙从北至南(即今浦东中部地区),及黄浦江以西部分地区,已淤成平陆。浦东中部地区东西均宽15公里,形成于距今1700-1000年,年均淤涨21米。[4]10唐武德年间(618-626年),今上海市崇明岛有2个沙洲出露水面,后逐渐淤成岛屿,以“渐积高广”而得名。唐时上海境域为华亭、昆山两县地。

北宋设华亭县上海镇,治今上海市原上海县老城厢一带,今属黄浦区。咸淳三年(1292年)废。至元圣元二十八年(1291年),置上海县。上海为县级政区,始于此时。

上海,称名历有三说:一说据北宋单锷《吴中水利书》及郏亶父子的《吴门水利书》《水利书》等记载:松江之南有大浦十八,其中有上海、下海等三浦,由上海浦而得名上海。《吴门水利书》载:太湖地区的塘浦有260多条,其中淞南沿海有三林浦、周浦、上海浦、下海浦等。这种“五里一纵浦,十里一横塘”的地势格局,在北宋以前就已形成。上海因上海浦而得名。[4]13此说多得宋以下国内历代学者认同,上海学者也持此说。

二说明弘治《上海志》载:“其地居海上之洋”,由上洋而得名。有学者认为:这可能与源于松江县古称“云间”有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载:荀鸣鹤(生卒年不知)与陆士龙(160-303年)初次相见。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明代陶宗仪《辍耕录•诗谶》:“‘潮逢谷水难兴浪,月至云间便不明。’松江古有此语。谷水、云间,皆松江别名也。”后由云间而联想“海上之洋”而得名“上海”。然而,这终为推测,再说南朝宋时,今上海市主城区还未成陆。因此,此说难以成立。

三说旧有华亭海之名,在青龙港淤堵后,中外商船转至松江汇入东海不远处,进行登岸贸易,故名上海。《元丰九域志•秀州•华亭》载:华亭有一十三乡。青龙一镇。一盐监,浦东,袁部,青墩三盐场。有金山、松陵江、华亭海。[12]因其地近海,又属华亭县辖,故名“华亭海”。然而,华亭海得名当在唐初亦或在此之前,但具体何年,难以稽考。明、清时上海地方志,把上海县与华亭海等同起来,或认为华亭海在华亭县东北,或认为华亭县城即为华亭海。这是后起之说,不足信。

现当代学者以谭其骧、黄宣佩、吴贵芳、杨嘉祐,以及杨坤等认为:吴淞江下游自青龙镇以东,水面宽阔,具备三角港雏形,“形成了喇叭形海湾的面貌,‘华亭海’就是‘沪渎’‘沪海’”,它“北起今江湾北,南抵严桥遗址。”[13]按以上学者意见,华亭海得名当在上海浦、下海浦之前,但把上海称名等同于华亭海称名,似有些不妥。因自北宋之后上海地方志,并没有把上海称名与华亭海等同齐观。上海是称名源于上海浦,是以陆地港口(聚落)称名,而华亭海是以海河自然实体称名,从地名实体上看二者不可同语。

上海称名源于上海浦,后历有上海务、上海镇、上海县、上海市称名,这些地名皆有历史文化渊源可考。

上海浦,何以得名?

上,方位字,高处、上面。字出甲骨文,字形为“二”,在文中用长横作基准(界限);又在上部用一短横作指事符号,表示在基准之上;其本义为高处、上面,上示与下示相对。金文蔡矦盤已作“上”。《诗•周颂•敬之》:“无日高高在上。”《书•文侯之命》:“昭升于上,敷闻在下。”《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皆释为此义。

海,指邻近大陆而小于洋的水域,字出金文。《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韩非子•说林上》:“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说文•水部》:“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皆可释为此义。

浦,水滨,亦指小水汇入江海之处。《诗•大雅•常武》:“率彼淮浦,省此徐土。”《吕氏春秋•本味》“江浦之橘,云梦之柚。”毛传:“浦,涯也。”《王篇•水部》:“浦,水源枝注江海边曰浦。”又引《风土记》:“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以上皆可释为此义。不过,上海一带,常指小支流入河川处为浦。

我们以为,根据古文献所记及上海出土文物所考,上海浦作为聚落地名得名唐末五代时,迟至宋初。因唐初置华亭县后,松江在今上海市江湾一带汇入东海,称为华亭海;南宋《绍熙云间志》开头便云:“华亭号为‘泽国’。”应是指此海口状况。而在此之上二条南北向的小支流,位于华亭海口之上者称为上海浦,之下者谓之下海浦。其时,上海浦与下海浦,应为河流名称。

据(宋)单锷《吴中水利书》载:北宋庆历三年(1042年),朝廷出资在吴淞江上游修长埕,以减缓江流水势。据嘉庆《松江府志》载:在唐代吴淞江宽约二十里,到了宋代尚“面宽九里”(约合4公里)。可见吴淞江水势仍汹湧入海。政府出资在上游修筑长堤,有其必要。

然而,事与愿违,因吴淞江及其支流水势趋缓,造成吴淞江下游及其支流泥沙淤积严重。约在此时前,吴淞江下游三条南北向的小支流上海浦、下海浦等,均已成为聚落(村镇)。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郏亶(1038-1103年)《吴门水利书》记载:松江南岸有大浦18条,其中由南向北依次有上海浦、下海浦、烂高泥浦地名。

由此推知,上海浦聚落地名,最早出现在唐末五代时,至少北宋初之前,以聚落地名形成较有影响的地域地名。

据今上海学者朱少伟先生考证:上海浦在上海镇东自南向北流,抵今外滩拐外浦东,又继续朝北,再转向今嘉兴路桥附近汇入吴淞江。在今浦东陆家嘴角尚有上海浦残段,其口正对着黄浦江北面的虹口港,“虹口港前身即是上海浦北段(下游段)。”(见:潘良蕾《“上海浦”:讲述沪上千年变迁》一文)。

上海务。务,字出中山王壶。古文本义多指:专力从事某种职业。《论语•雍也》《管子•乖马》中释为此义。后引申为古代官署名,多为掌管贸易和税收的机构。上海务之“务”,当释为此义。两宋时盐、茶、酒业务、税收管理机构主管官员的职务,应略高于县令。

此类机构始置于唐末五代初。《新五代史•马殷传》:“於是马殷始修贡京师,然岁贡不过所产茶茗而己。乃自京师至襄、唐、郢、復等州,置邸务(注:政府商业管理机构)以卖茶,其利十倍。”[14]《文献通考•征榷一》:“(宋)凡州县皆置务,关镇或有焉,大则专置监临,小则令、佐兼顾”。唐末五代初楚王马殷,在今湖南境内设置“邸务以卖茶”,影响深远,两宋沿袭之。

上海务设置何时?迄今有三说。

一说上海设置干“五代或宋初。”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在1962年6月21日在《文汇报》上发表的《上海得名和建镇年代问题》。他认为:“从聚落的最初形成到发展到够资格设置酒务,又当有一段不太短的过程。因此,上海聚落的最初形成亦即上海之得名,估计至迟当在五代或宋初,即公元第十世纪。”上海学者仲富兰教授认为:谭其骧教授“他的见解是很深刻的”。我们认为这个评价非常中肯。这为以后探讨上海得名,在学术上搭建了探讨此问题一个基本框架,并指明了学术探讨的大体路径。自此以后,上海一些学者大致在此学术框架内,探讨“上海”之得名。

二说上海得名于宋仁宗天圣元年(1033年)。上海学者仲富兰《“上海务”与上海城市的源头》一文中,引《宋会要辑稿食货十九•酒曲杂录》《文献通考•征榷考卷一征商》及《宋史•食货志二》《宋史·食货志三》云:史料典籍中出现“上海务”的时间,是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又引《宋会要》几处“上海务”的记载,推论说“上海务”出现年应不迟于1023年,很可能就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15]我们认为仲富兰教授这一推论,是有史源依据的。但这也仅是推论,并未确定“上海务”称名于1023年或1008年。不过,上海通志馆与《上海滩》杂志编辑部编写的《城市之报•上海老城厢忆往》一书中,认定北宋天圣元年(1023)前设征收酒税的机构——上海务。以后,上海一些学者多认同1008年,也无确切证据。

三说宋熙宁十年(1077),成立上海务。《上海县志•大事记》载:1077年(熙宁十年),“上海镇设有上海务,为秀州17处酒务之一。”[1]12从此条记载看:设上海镇时似乎同时设上海务。这显然不符合史实。因上海务何时所设,并无确切结论,是新中国成立后,历代上海学人探讨的问题,而上海镇的设置,今上海学者从出土文物资料及古文献资料考证:上海镇设立于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而上海称名最早源自“上海浦”,在上海浦聚落之后设有“上海务”官方酒务机构,而在“上海务”基础上才有上海镇的设立。显然,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设立“上海务”,是不成立的。

我们认为“上海务”,成立于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

其一,《宋史卷四•太宗一》载:北宋“开宝九年冬十月癸丑,太祖崩,帝遂即皇帝位……诏茶、盐,榷酤用开宝八年额。”[16]史称北宋初榷酒酤之原由。北宋兴国二年(977)后,建立一个庞大的榷酒体系(除不榷酒的边远地区),开始在诸州城内设立主官酒务,由官府直接控制酿酒专卖。[17]州以下各县,可能依县内酒业情况,具体设置酒务。“上海务”设置当在此后不久。

其二,《宋会要辑稿•食货》载: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六月,“杭州酒务税课一十五万贯,都作一务,望析为三务,诏三司定夺以闻。”这是目前见于官史最早记载北宋初各县设置酒务的记录。从中可推知:一是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前,各州已置酒务;二是杭州酒务税课,各县上交后的总额较多,达到15万贯,显然杭州酒务管理难度加大,于是地方官上书朝廷:杭州酒务,析为3处酒务。于是在人口众多交通方便酒业聚兴之县域或乡域可设置酒务;三是皇帝“望三司定夺以闻”,即诏令三司(盐铁、度支、户部)定夺,然后在全国推广实行,告之诸州县。

其三,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十五•征榷考四》所载,也佐证这一时期(1019年),已设置“上海务”。该著称:咸平四年(1001年),“诸州曲务自将一年都收钱,仍取端拱至淳化元年三年内中等钱数立为祖额,比较科罚,酒课立额自此始。”这是各州管理(酒)曲务之状况。这一年之后各州酒课上交数目,从此有所规制。这为各州所辖县域内设置酒务,作了顶端制度安排。

其四,官员舞弊“求买酒场”,也佐证公元1019年已设置“上海务”。北宋天圣九年(1031年)七月丁卯,“殿中侍御史王沿侯服阙,与辟小处知州”,因其曾“假官船贩盐,又以其子为名,求买酒场。”[18]而降为知州。《宋史·胡则传》也载:殿中御史王沿,曾到河北任职的胡则处借官船贩盐,又以他儿子名义请“买酒场”一事。可见在此之前全国酒场业务繁兴,一些朝廷或地方官员舞弊“求买酒场”,中饱私囊。从中也佐证宋初朝廷设酒务管理酒场业务,势在必行。

由此得知,“上海务”设置于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当然,上海务何年设置,有赖于出土文物及有价值的古籍史料的进一步考定。可喜的是当今上海市的学者,已经作了大量有益艰辛的探索。我相信这一问题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得到解决。

上海务设置必有深因。

一是唐天宝十年(751年)华亭县建县后至宋初,所辖之域,当约北以吴淞江为界,西至三泖之地,南濒杭州湾,东临大海。这相当于元代松江府东西160里,南150里的总面积。这一地域从古至今属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土质肥沃,耕作精细,盛产稻谷等,至宋初华亭县已成“东南第一大县”。

二是加强水利建设,使滩涂大量开垦,人口大增。唐开元元年(713年),地方官员主持修筑一条西起海盐,东至吴淞江南岸的海塘,长约一百四五十里,名“捍海塘”。从此挡住了海潮侵袭,沿海滩涂逐年大量开发,人口大增。明代徐阶认为:华亭县筑海塘于开元元年。“岂塘成之后,海水既不阑入,而江湖之水又借以停蓄,故耕者获其利。日富日藩,而县因以建与。”有资料显示:北宋初年华亭有户54941,人口约11万。估计在华亭县置“上海务”时,人口40-50万。南宋绍熙(1190年)前,有人口约(66万);[19]至南宋末华亭县有234471户,按每户五口计人口约117万。

三是华亭县的酿酒业,沿袭唐制,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前后,由于粮食丰足,酿酒业技术成熟,酿酒作坊遍布城乡各聚落。《宋会要辑稿》载:北宋熙宁十年(1077)前,两浙路秀州有酒务17所,为东南诸州之最。熙宁十年祖额为1916853.228贯文,比四京的1009654.353贯文,几乎多一倍。[4]12上海浦两岸酒坊、酒窖、酒库、酒肆星罗棋布。《宋史•卷一百八十六》载:“宣和元年(1119年),秀州开修青龙江浦,舶船辐辏,请复置监官。”这表明宣和元年之前,华亭县酒业聚兴,早已“置务设官”。

上海镇。此指宋代县级以下类似于今乡镇级政区。

镇,字出金文,语出《国语•周语上》。古今文中其本义指镇守、安抚之意。晋以后朝廷在险要之关口,派将卒镇守,谓之“镇”。北魏时镇守职务较高,类似于刺史、太守。唐代镇将掌防戍守御之职,品秩略高于县令。宋初,朝廷罢镇使、镇将,将其权力收归知县,人口较多,商业繁华的镇,予以保留,其余多罢废。有的将商业聚兴的大聚落,设有“务”。《宋史·食货志下七》有载。宋代商业繁荣之地域,直接定为市、镇政区,统称为市、镇。[20]后多为乡里政权驻地。我在《安仁地名源流考》中,多有考述。

上海镇设于何时,今有七说之多。一是顾祖禹《读史方與纪要》宋时说。二是明《嘉靖上海县志》宋末说。三是《沪城备考》“宋神宗熙宁七年立镇”说。四是清《嘉庆重修一统志》“绍兴中”说。五是当代武堉干《唐宋时代上海在中国对外贸易上之地位观》南宋末说。六是《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海镇》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说。七是《上海辞典》咸淳三年(1267年)说。

以上七说各有依据,但没有一说具有令人信服的证据链。然而,迄今上海学术界多数学者认为:上海建镇于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我认为这一年置上海镇,有充分依据。

其一,清乾隆《沪城备考》明载:“宋神宗七年立镇”。清《嘉庆上海县志》,秦荣光《同治上海县志札记》《光绪青浦县志》均持此说。共和国《上海县志·大事记》中,也倾向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置上海镇。上海通志馆,《上海滩》杂志社:《上海之根•上海老城厢忆往》(上海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载:“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设上海镇;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设上海县”。老城厢内蓬莱路171号,是老上海县治驻地。

其二,《宋史•卷一百八十六》载:“熙宁五年,诏发运使薛向曰:‘东南之利,舶商居其一。’”“七年,令舶船遇风至诸州界,亟报所隶,送近地舶司榷赋分买。”这两条官方史料,确证宋熙宁五年(1072年)之后,东南之利,多赖于舶商;七年(1074年)舶船遇风到达诸州界,要向当地官府亟报,并送“近地舶司榷赋分买”。宋熙宁五年,知密州(今山东诸城市)范锷上言:两广,福建、淮、浙、京东、河北、河东三路“商贾所聚,海舶之利颛于富家大姓”,范锷建议密州“置市舶司,板桥镇置抽解务。”“六年(1073年)诏都转运使吴居厚条析以闻”。[16]3036次年,朝廷这条诏令得以施行。上海镇于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设立,是有充分证据的。当年,可能于上海镇域内设市舶提举分司(由青龙镇港迁至)。

上海县。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置上海县。

《元史•地理五》载:松江府,宋为秀州属邑……领县二:华亭,上海。上海“本华亭县地,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以户口聚多,置上海县,属松江府。”[21]松江,作为州、府政区地名,始于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华亭府置,治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区老城区)。我在《松江地名源流考》中有详考,本文不赘述。

其时,析华亭县东北五乡置上海县,县治今上海市黄浦区老城厢一带,辖境当约旧吴淞江以南的今上海市市区及南汇、浦东新区中部,青浦区东部等地。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直至民国时期,又陆续析置青浦、南汇、川沙等县、厅。民国22年(1933年)后,县治5迁。原属江苏省的上海县,1958年划属上海市。1961年移治莘庄。1992年并入闵行区。[22]

上海置县后历属淞江府。清初仍属松江府“沪海道”(上海道)。清中叶上海开埠,城市化加速,县、市归属交错,称名数变。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道,置上海观察使。民国3年(1914年),以今上海市城区和江苏太仓、海门二县地合置沪海道,治上海县城,辖12县,其中上海县居首位。民国13年(1924年),改为上海市、沪北市政局。上海市称名于此。

上海市简称沪、申,也有历史文化渊源。

沪,古通扈,与“沪渎垒”密切相关。扈,字出说文古文,本义为夏后同姓所封之邑;也指捕鱼器具。清代黄生《羲府•扈》:“扈,渔具,蓋编竹以禁鱼者。”《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七》引《稽神録》:“近有海上人于魚扈中得一物。”皆释为此义。渎,字出汉印,会意字,意为沟渠。《易•说卦》:“坎为水,为沟渎”。在上海县一带,称状如喇叭口大川为“渎”。

据考西晋时有“扈”聚落地名,后称为扈瀆,简写成沪渎。东晋时因有“沪渎垒”军事邑(在今上海市青浦区白鹤街道办事处旧青浦一带),简称为“沪”。上海置县后简称为“沪”。上海设市后沿袭“沪”称,故也简称今上海市为“沪”。

申,字出甲骨文,字形如天空电光显耀之状;古文中申、电互通。后引申为舒展、表达之意。《战国策•魏策四》:“衣焦不申,头尘不去”。《荀子•正名》:“故明君临之以势,道之以道,申之以命,章之以论,禁之以刑。”皆释为此义。

上海曰“申”,即春申君之意,也有历史文化渊源。公元前262年,楚相黄歇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十二县地为封邑,15年后献出淮北十二县地,请封到吴地江东郡,楚考烈王许之。“自使其子为假君治吴”(今江苏苏州市)。[23]现黄浦江,旧称黄浦,别称黄歇浦、春申江,传为楚相黄歇疏浚而得名,这是上海别称“申”的由来。

不过,据考古资料显示,今上海市黄浦江两岸,东晋之前还是一片浅海,未成陆,故上海县因楚相黄歇称名为“申”(春申君),并无实据,是纪寓地名。然而,也不可否认,黄歇封于江东郡时,可能巡视过今松江区一带,并疏浚过太湖流域一些河渠,这在《越绝书》《吴越春秋》中,有相关记载。[23]96-98

民国16年(1927年),划上海县、宝山县地置上海特别市。民国19年(1930年),改称上海市,直隶行政院。民国27年(1938年),原江苏省川沙、南汇、奉贤、嘉定、宝山、崇明等县划归上海市。民国34年(1945年),各县又复归江苏省。民国时,区划频调,归属随更,上海称名不变且名声日隆,直至上海市成立。[1]91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为中央直辖市。其时政区数调,市辖区较多,后历有所变,称名不改。1958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又将原江苏省上海、川沙、南汇、奉贤、金山、松江、青浦、嘉定、宝山、崇明县,划归上海市,始成现域。后陆续完成县改区制,至2004年行政区划,始成现状。

境内为长江三角洲平原,气候温湿,多雨水。盛产稻、麦等,富有农产。解放前以轻纺工业为主,解放后工商业发展迅速。1984年辟为对外开放城市后,工业多高科技企业,经济社会事业迅猛发展,现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经济、贸易、金融、航空中心。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陆、海、空及市区交通便捷,通达国内外。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等事业发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境内有外滩、豫园、大观园等众多名胜;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有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有孙中山、宋庆龄、张闻天、陈云等故居;有徐光启、鲁迅墓等纪念地。古迹众多。有上海古城墙、大境阁、嘉定孔庙、兴圣教寺塔;有徐家汇天主教堂,松江清真寺等;有马桥、广富林等古文化遗址。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2]223


参考文献:

[1]上海县志编纂委员会.上海县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86.

[2]上海通志馆,《上海滩》杂志社.上海之根,上海老城厢忆往[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9:1-5.

[3]上海地名志编纂委员会.上海地名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589.

[4]陈杰著.实证上海史——考古学视野下的古代上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7-10.

[5]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306.

[6](东汉)袁康、吴平著,徐儒宗点校.越绝书[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8-17.

[7](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994.

[8](汉)司马迁撰.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1875-1877.

[9](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8:617.

[10](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748.

[11]潘良蕾.“上海浦”:讲述沪上千年史[N].联合时报,2014-11-28.

[12](宋)王存撰,王文楚等点校.元丰九域志(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1:220.

[13]杨坤.华亭海·上海浦·下海浦[N].松江报,2021-05-14.

[14](宋)欧阳修撰,(宋)徐无党注.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9:541.

[15]仲富兰.“上海务”上海城市的源头[N].上海滩杂志公众号,2021-06-28.

[16](元)脱脱等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9:38.

[17]朱思远.宋代酒课分隶研究[N].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15:9.

[18](宋)李焘.续资治通监长编·卷10[M].北京:中华书局,2004:2564.

[19]张剑光.两宋时期华亭地区的水利和农田建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

[20]虞云国主编.宋代文化史大辞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6:653.

[21](明)宋濂等编.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9:1000.

[22]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13.

[23]岳麓书社编.野史精品·越绝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6:98.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科苑东路1号综合楼中国地名学会

电话:010-80206791;传真:010-65126979

邮箱:wk57888@sohu.com

中国地名学会网

版权所有:中国地名学会网

京ICP备15033175号-3  技术支持:圣辉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