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研究 > 传承保护
河南省邶城——千年爱情圣地
作者:李振宇  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阅读:113831次 更新时间:2023-05-03

在古汉语中,有两个字属于汤阴的专用字。

一个是“羑(yǒu)”字,指的是羑里,文王推演《周易》之地;还有一个是“邶(bèi)”字,就是今天的邶城村。在汤阴县城东北15里,像这样独用于地名的字全国为数不多。

武王灭商之后,举行了隆重的祭祀典礼,宣告周人正式继承殷商天命,建立周王朝。为了控制商朝统治的中心地区,将商的畿辅之地划分为邶、鄘、卫三个方国。据《史记》《水经注》及《汤阴县志》的记载,周武王“封纣子武庚于邶”——利用殷纣王之子武庚来统治商的遗民,同时派自己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三人,留在殷地监督武庚,号称“三监”。

武庚以族长的身份继续统率殷之遗民,并修筑了邶国都城。据传,当年邶城城址甚大,东西长4里、南北宽3里,城垣高丈余。城东半里许,辟有20多亩大的教场。教场北,有高约5丈的土台,名曰“武庚观兵台”。

武王死时,成王年少,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摄政。当时,天下一度传言周公有篡位的野心——“周公恐惧流言日”,而远在中原地区的“三监”——管叔、蔡叔、霍叔对周公也心怀不满。武庚乘机勾结“三监”,联络东方故旧徐、熊等17国,起兵叛周。

西周大军在周公的带领下,迅速开往中原。这是一场异常艰苦的平叛战争。根据《史记》等资料的描述,这场拉锯战整整打了3年——而当年的武王伐纣也不过打了几个月的仗——平叛战争结束后,有50个国家被亡国,武庚战死,邶国被取消,殷人见复国无望,纷纷出逃,而参与叛乱的“三监”,管叔被杀,蔡叔被放逐,霍叔被废为庶人。

在邶城村外,我们见到了那垛历经千年风霜的古城墙。土墙上长满了荒草,青青的小草从枯草中露出头来,显示出勃勃生机。站在墙下,望着两人多高的城墙,思绪飘到了2000年前,也许就在这个城墙上,曾有一个美丽文静的女子,偷偷地躲在一旁,看着城下那个英俊的心上人着急地走来走去。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那位男子与静女“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约定在城墙某个角落相见。谁知姑娘看到他来了,却故意找个地方把自己隐藏起来了——原来她是位天真、活泼、调皮的姑娘。这样一来,可真的急坏了那个满怀欣喜而兴冲冲赶来约会的男子。在等待中,男子想起姑娘那么漂亮,送给自己的“彤管”那么好看,又想起姑娘送给他的“荑”,既好看又奇异,自己特别喜爱,因为其中蕴含着姑娘相赠的情意——“美人之贻”。故事的结尾理所当然是姑娘与心上人见面了,从此,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上留下了这次约会的影子,邶城也因这次约会“定情”而传唱至今。人们早已忘记了武庚是谁,却永远记住了那位聪明、顽皮的“静女”。

《静女》来自《诗经·邶风》,而在十五国国风中,《邶风》有19首,排在第三位。这些采自民间的优秀诗歌,正是以“邶”这个地域名称来命名的。19首《邶风》,基本采自西周至春秋时期的汤阴地区民间,这些诗歌源于生活,生动细腻,真实感人,反映了人民的劳动、爱憎、婚姻和理想,展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向往,表达了对母亲的赞颂和对英雄的讴歌。

《邶风》历来受到后世文人学者的推崇,除了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徐悲鸿的画作《燕燕于飞》也源自《邶风》中的《燕燕》篇。我国历史上不朽的爱情名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邶风》中《击鼓》篇。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科苑东路1号综合楼中国地名学会

电话:010-80206791;传真:010-65126979

邮箱:wk57888@sohu.com

中国地名学会网

版权所有:中国地名学会网

京ICP备15033175号-3  技术支持:圣辉友联